哪里看白癜风的医院好 https://myyk.familydoctor.com.cn/2831/department/

  黑龙江网讯(记者魏佳欣)4月的大兴安岭,暖风拂面而来,沉睡一冬的大地渐渐醒来。近年来,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抓住生态保护管理核心,切实履行森林资源保护职责,森林面积增加了8.58万公顷,森林蓄积增加万立方米,森林覆盖率增加1.03%,森林面积、蓄积、覆盖率持续保持三增长态势。年,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面积为.38万公顷,较上年增加0.51万公顷;森林覆盖率为85.30%,较上年提高0.06个百分点;活立木总蓄积为6.36亿立方米,较上年增加.28万立方米。

南瓮河湿地刘迪摄

  重“修复”,稳步提升森林生态功能

  走进新林镇南7公里处的新林林业局中心苗圃,一株株红松、云杉、松树迎风挺立,长势喜人。三三两两的工作人员正在田间地头干活。

  “对于我们林区人来说,造林绿化、抚育经营是我们的传承,也是我们林业工作的强项,今年我们培育樟子松、红松、落叶、云杉等苗木,为大兴安岭果材兼用林建设提供优质种苗保障。”在中心苗圃培育基地,生产队长张才的话语,道出了所有林区人的心声。

  这里经营面积.6亩,其中生产面积90亩,温室大棚8栋、面积8亩。如今的苗圃,改变了过去品种单一、规格单一的生产经营模式,积极调整品种结构,加大苗木培育向多品种、多方位、多层次的方向发展,不仅满足品种多样化、品质优良化的需求。年,依托繁育西伯利亚红松成功经验,调整苗木品种结构,试育东北红松种子斤,生产苗木6万株。

  从靠山吃山到养山护山,自年全面停伐后,大兴安岭林区开始了一场场为大地增绿的绿色革命。年全区完成人工造林1.57万亩,补植补造34.67万亩,退化林修复0.5万亩,封山育林1.52万亩;完成森林抚育.48万亩。

大兴安岭风光刘亮摄

大兴安岭风光刘亮摄

大兴安岭风光刘亮摄

天上水刘迪摄

  “空气清新,这里就是天然氧吧,尤其是晚上灯光闪烁,美不胜收,随手一拍,都是漂亮的风景。”这是很多百姓对现在兴安美景的赞美。

  为了守住生态资源家底,大兴安岭林区持续开展“绿盾”等森林保护专项行动和执法检查,全面清查年以来非法侵占林地、毁林开垦、滥砍盗伐林木、违规拆分审批、临时用地逾期使用等问题。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

湿地夏装周建华摄

  “十三五”期间采伐限额为.4万立方米,五年来实际完成林木采伐量83.5万立方米,共节省采伐限额.5万立方米。森林年生长量与消耗量比值由“十二五”期末的22:1提高到“十三五”期末的:1。

  生态建设,久久为功,大兴安岭林区加强生态资源保护的脚步从未停歇。

飞机空中喷洒灭火药剂演练程泓淳摄

  强“科技”,全面提高资源保护水平

  森林防火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。近年来,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坚持“预防为主、防救结合、高效扑救、安全第一”的方针,不断完善“地企融合、防扑一体、联防联控”体制机制,秉承“一片林、一家人、一条心”理念,勠力同心,攻坚克难。

  防火人以无畏的勇气、坚定的信心和必胜的决心,锚定“人为火不发生”非凡目标,不断总结森林防火规律特点,明确阶段工作任务、落实阶段管用措施,坚决打好打赢平安清明、五月攻坚、六月决胜和金秋保卫“四大战役”。

  据悉,年起,大兴安岭林区着力研发森林防火感知系统,构建实时感知、精准监测、高效评估为一体的森林防火智能管控平台,目前已正式上线应用。

  卫星遥感、北斗通信、无人机、云计算、视频物联网、超短波等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智能化手段通通用在了护林防火上,彻底实现了智能化数据采集、自动化数据处理、智慧化业务应用,在全面提高森防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基础上,拓展功能以满足森林资源监测、自然保护地监测等业务需求。

  正是因为林区人的不懈努力,使得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连续11年取得无重特大森林火灾、连续4年无人为火发生的骄人战绩。

  回望五年来时路,在生态建设上,大兴安岭林区人民一步一个脚印,干在实处、走在前列,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……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abmjc.com/zcmbjc/6425.html